全省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交流材料(十三)
互助县土族纳顿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2020年1月21日)
纳顿乡村特色民宿,位于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国家5A级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核心景点之一的纳顿庄园内,是以土族民宿建筑风格建造而成的集生态、休闲、度假式农家四合院,以文化为魂、生态为基、美丽为形,呈现古色古香的乡土气息和浓郁多彩的民俗文化。一个个沁人心田的“农家屋”,让“民宿+文化”产生了1+1>2的效果,打开了互助县民俗旅游+乡村旅游的崭新世界,是青海宣传展现土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和互助全域旅游的重要集散地,成为带动当地乡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致富的增长极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金名片。纳顿乡村特色民宿,2019年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验收评定为青海省唯一一家五星级乡村民宿,为全省民宿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
一、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抢抓机遇,准确定位。互助县素有“彩虹故乡”美誉,土族风情浓郁,自然生态优良,人文形态独特,青稞酩馏酒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土族·彩虹故乡·醉美互助”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和享誉度在国内外不断提升。纳顿庄园作为国家AAAAA级景区互助土族故土园核心景点之一,准确把握国家重视支持文化旅游事业特别是民宿产业发展的时代机遇,紧紧抓住旅游消费升级带来新型住宿业态发展的机遇,以满足当地旅游住宿市场需求,做出积极探索和有效尝试,在保持乡土化、地方化、特色化的同时,按照资源的特质和市场的需求特征,瞄准中高端消费群体的住宿需求,开发和培育大众化、精品化的特色主题民宿及其组合旅游产品,按照五星级乡村旅游宾馆建设标准,建设以土族民俗文化、青稞酩馏酒文化为内涵的纳顿特色主题民宿,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功能互补,为景区提供配套住宿服务,让游客进得来、待得住、玩得好,有效弥补互助土族故土园大景区旅游发展短板,以旅游住宿业撬动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增强地区发展内生动力,形成旅游住宿业与文化产业互促、互补、协同发展新格局。纳顿庄园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多元化服务体系,使得纳顿乡村特色民宿成为青海深度旅游的休憩地、互助全域旅游的集散地和休闲养生、土族民俗体验的首选地。
二、以传播土族文化为主轴,突出特色,引领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纳顿乡村特色民宿植根于互助“土族之乡”,在建设过程中始终把传承和传播土族民俗文化作为重要使命,坚持把文化和旅游紧密捆绑在一起,建有主题不同、风格迥异的特色民宿四处:以“开门民俗风,闭门乡土情”为主题的“土族乡村客栈”,以“福人居福祉,福地福人居”为主题的“福人居”精品民宿,以土乡民俗风格为主题的缘起“禅意民宿”和“北方小院”民宿,以青稞酒文化为主题的“醉居”特色民宿,共120间客房,200多张床位。每一处都在朴实中蕴含高端,静谧中富有禅意,唯美中凸显特色,展现了绚丽独特的土族文化、弥久沉香的青稞酩馏酒文化、古老纯真的建筑文化、别具一格的民居文化和崇尚积善积福的禅意文化,有古色古香的乡土气息和居家氛围,又有现代装修的奢华与舒适,是二者最完美的和谐与统一。
三、以体验田园生活为载体,凸显绿色,提升品质。民宿是乡村旅游业产业升级的必然阶段, 是一种更高业态的乡村旅游,对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与延展的重要作用。纳顿庄园乡村特色民宿坐落于互助这个农业大县、旅游名县,毗邻北山国家森林公园、佑宁寺、南门峡等景点,是乡村旅游的连接点和中转站,是游客对田园生活向往与需求的产物。纳顿乡村特色民宿体现文化为魂、生态为基、美丽为形的理念,院内雕梁画柱,古朴典雅,曲径通幽,绿意盎然,处处呈现着生机活力。民宿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严格按照五星级标准,尽可能做到完美无缺、细致入微,给游客带来一种深度的、休闲的、度假的、高高端的乡村旅游状态,使国内外广大游客在绿色消费、生态旅游、回归自然的过程中,品味文化大餐,吸收精神食粮,提升生活品质,满足了人们对远离喧嚣、返璞归真的极致向往。
纳顿乡村特色民宿的发展,得益于国家重视支持文旅产业及民宿产业发展的大环境,得益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旅游消费需求的新变化。虽然经过几年的建设和运营,乡村特色民宿已成为纳顿庄园整体发展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在当地乃至青海小有名气,但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旅游消费需求,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不断地总结完善和提档升级,推动纳顿乡村特色民宿整体上台阶,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中展现新作为。